2025-05-01来源: 艺术中国 |
4月29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白山松水 守艺传薪——东北美术文脉精品巡展”(长春站)在吉林省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指导;吉林艺术学院主办;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吉林艺术学院科研产业处、美术馆、美术学院,吉林省美术馆,吉林省民间工艺美术馆共同承办。 本项目以20世纪以来诞生于“白山松水”间的吉林美术为示范,集中展示东北美术文脉历史的发展与成就。巡展以地域美术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为节点,将展览分为四个阶段:“历史性的转折、地域性的成熟、现代性的拓展、精神性的自觉”,版块式展陈“守艺传薪”的学术命题。 展览共展出吉林籍知名艺术家的百余件国画、油画精品,力求呈现东北美术文脉发展的历史多样性、时代面貌及重大成果。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美术家北上春城,为东北的美术事业注入了不竭的动能,也成就了“先生北上”的佳话。 巡展传播、交流、推广,展示东北美术的发展脉络,赓续历史文脉,使更多的观众领略东北美术在中国艺术中的独特贡献和价值。 吉林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书春致辞。他表示,新时代以来,东北美术群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汇聚全国名家,走遍吉林山水,以油画的写意性表达续写了时代华章。学院将以此次巡展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东北地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担负起赓续吉林美术文脉的时代责任,为中国美术从高原向高峰挺进担当,为中国式当代美术实践探索与理论体系构建贡献吉艺力量。 吉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建国致辞。他说,这个项目很好地梳理了东北美术的文脉传习,我1987年到吉林艺术学院,当时一大批鲁美和中央美院的艺术家来到吉艺,延续着延安的革命气质和先辈气质,他们的创作是非常有力量的,为吉林美术传承奠定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今,吉林油画在全国各地已经形成品牌,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希望吉林美术越走越好,更上一层楼。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红梅作项目介绍,她说, “白山松水”代表着吉林省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守艺传薪”意味着守正创新,是时间的概念。我们期待通过国家艺术基金的巡展,以吉林美术为示范,以油画为线索,文献与作品相结合,展现一个世纪以来东北美术文脉的传承与演变的历史进程,让更多的观众领略东北美术传承中的红色价值。 艺术家代表、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郑海标致辞:一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艺术家,深耕于东北这片黑土地,创造出东北美术鲜明而又突出的时代面貌。作为新一代的美术工作者,深知所肩负的时代责任,会以更加独立的精神自觉,不断探索地域美术新的发展方向,共同描绘东北的山河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本次巡展已在延安、昆明、南京、北京等地成功举办,通过国家艺术基金巡展项目平台,以巡展的形式促进了东北与西北、西南、华东、华北等地区的美术交流,四站展览各级媒体报道63次,微信推送17次,累计阅读量近百万次,观看人数近7万人次,推动吉林美术走向全国。 展览开幕式后,以来自省内各专业院校和画院的青年艺术家为主体召开了专题座谈会。会上围绕东北地域美术文脉的传承和创新展开座谈。指出在新时代作为“守艺传薪”的青年一代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创作、锤炼艺术语言,以高水平的创作去表现东北新的时代面貌,承担弘扬东北美术精神、赓续东北文脉新发展的社会责任。 在中国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进程中,吉林艺术学院将以省委书记黄强倡导的“先生向北”精神为指引,承担起赓续东北美术文脉的时代责任,持续深化、完善地域美术的梳理、交流、推广工作,坚持守正创新,以高水准、高品质的创作与展览,为中国美术再创时代高峰贡献吉艺力量。 本次长春站展览将持续到5月16日。
责任编辑:王洁 |